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总经理致辞
会务接待部
会展策划部
设备租赁部
会展工程部
联系我们
 
会议注意事项
 
会展信息
HOME↑

布依族风俗

时间:2009/2/23 13:16:00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981

       云南布依族人口有3.4万余人,主要聚居在罗平县、富源县,此外师宗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也有少量布依族分布。布依族由古代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仲苗”、“仲家”、等,自称“布依”、“布饶”等。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广西迁来。

       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通用汉字,1956年中国政府为布依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崇拜祖先,一般敬奉山神、水神、寨神、树神,有的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布依族多居于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多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布依族普遍恪守“敬老得少”的社会美德,处处尊重老人。一家有难,全族相帮。布依族妇女善于纺织和刺绣。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已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节日除了春节、端阳、中秋基本与汉族相同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等民族节日。

         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原始的住房是吊脚楼,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农户现已建盖起平房。房屋大多有数间,正中央一间为正堂,设有神龛,神龛下是一张供奉祖宗的供桌。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也不得在供桌上摆放东西。布依族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不管其酒量如何,布诊族同胞习惯先斟一大碗自酿的米酒奉上,客人必须量力而行,或多或少喝一点。火塘是布依族家庭的核心,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布依族妇女生了小孩后,按本民族的习俗,亲戚朋友都要给产妇送礼以示祝贺。送礼必须送双数,如2包糖、20元钱、2顶小帽子等。布依族认为,双数是一个喜庆、吉祥的数字。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就要给他寻找保护人干爹、干妈。寻找干爹、干妈有两种方法:一是择吉日在家等候,3天内第一个登门的人,在路上等候第一个过往的行人,即为保护人。如果有幸成为布依族孩子的保护人,应该接受主人家的酒肉款待,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说些吉利的话,祝孩子健康成长。临走时,应留下点钱物给孩子做纪念,以后还要和干儿子或干女儿及其儿母保持联系。

        布依族同汉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还有极富民族特色的二月二(祭老人房)、三月三、四月初八(牛王节)、四月二十四、五月节、六月二十四、尝新节等。布依族每寨均有一处老人房,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要祭祀老人房。节日之夜要打扫老人房和寨子,并用有刺的树枝将老人房四周的路堵起来,3天之内禁止通行。二月二祭老人房期间,禁止外人进寨。违反规格者罚其买猪、买鸡重新祭祀,还要罚赔偿人们的误工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最隆重的节日是三月三,这天,家家户户染五色花饭,村村寨寨杀牛宰羊祭祀社神、山神,青年男女彩衣盛装涌至河边,赛竹筏、打水枪、吹木叶、对情歌、泼节日圣水。罗平县多依村公所板台村的布依族在供祭之日,外人不得进寨。 
         牛王节 在布依族的传说中,是牛神帮助人们耕田犁地,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得以安居乐业。因此,人们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牛王的生日定为“牛王节”。节日当天,人们会用苦丁茶、酒、五色糯米饭喂牛,给牛挂红,希望牛王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布依族饮食风味  

         布依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饮食上十分讲究卫生及菜肴的美色美味,不食生。喜食酸、辣、麻、香、脆菜肴,喜爱糯食和粽子、花糯米饭、糍粑,嗜酒。擅于腌制干腌菜。烹调较擅长烧、煮、爆、炸、腌、冻等技法,菜点选料广泛。主要特色菜有:五色花饭、鸡蛋花米粥、青苔冻肉、爆炒螺肉、浸肝、软炸巴虫、酸汤煮芭蕉树心等。  
         布依族的五色花饭:去罗平旅游,在多依河、鲁布革风景区,除了观赏那如画的风景,品味一下当地布依人做的五色花饭,也是一件难得的美事。  
         布依族素爱洁净,又得罗平青山秀水之灵气,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在饮食方面,布依人十分讲究清洁和美色美味,他们做的五色花饭,就独具特色。  
         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到次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时,到山上或房前屋后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把这些植物的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红、黄、蓝三种色素用碗装好,再用这三色调出少量黑、紫两色,做花饭的五种颜色就准备好了。  
         泡好的糯米分别装在五个小瓦盆中,将五种色汁分别掺进去搅拌,待色汁完全将糯米浸透后,就把五盆色米拿到小河边去淘洗——小河的名字叫多依,多依河畔淘花米饭的布依少女是这条女儿河上最美的风景。淘洗好的米才可以搅和在一起,放到甑子里蒸熟,最后倒入簸箕内晾干。这时五色花饭色彩缤纷,清香可口。可凉吃,也可蒸热再吃。喜欢吃甜食的,就加上点蜂蜜,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做好的五色花饭如果在节日期间吃不完,还可以做成圆圆的小饭团,或让其自然晒干后收藏起来,日后慢慢吃。小饭团是要用油炸的,膨胀酥脆的花饭团不仅香脆,且外观好看,是最好的下酒菜。晒干的花饭舀在碗里用开水泡软,即成花粥。如果在粥里再煮几个荷包蛋进去,这鸡蛋花米粥就是布依人待客的最高礼仪了。 
          五色花饭的妙处,或许还不在吃时的美味,更在于那制作过程中诗意的溢淌:染花饭的颜色须自己采挖野菜来提取、调配,染好的饭要拿倒小河边淘洗,一湾碧水随着布依少女的欢笑被染成了五彩的颜色……
 
          布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并且特别注重“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但最有特点的是媒人提亲之前则是“对歌择偶,木叶传情”自由恋爱。此外,还有“坐娘家”、“转房”等习俗。  
         布依族青年男女结婚前,要举行过彩礼仪式。由男方通知女方过彩礼的日子,女方同意后,男方即请媒人带上酒肉、烟糖、衣物等东西到女方家过彩礼。这种做法的用意一是与女方家商定婚期,二是向女方交结婚彩礼。过彩礼仪式举行后,男女双方都按约定的婚期积极筹办婚事。 
         结婚前两三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一头肥猪、一只公鸡、一只鸭、一壶酒和一些香烛,以帮助女方家操办嫁女的筵席。到结婚之天,新郎家派出几名小伙子和姑娘挑着糯米、酒肉等前去迎接新娘。女方村寨中的姑娘、小伙子和孩子们,这时候可以举行打接亲仪式:用锅灰去抹接亲人,往接亲人身上洒水……同时高声叫喊:“把最好的谷种、菜种送给你们!”接亲者面对“袭击”反而兴高采烈,不断地向寨子里的人们点头致意,因为“种子”预示着新郎新娘婚后会“早生贵子”,且暗示着将来会丰衣足食。这种热闹的场面要到接亲者来到新娘家的门口才告结束。 
         接亲者到了女方家,受到盛情款待,先烟后茶再接喜糖,然后被请到丰盛的筵席上。席间,女方村寨中的姑娘身着盛装,轮番前来唱敬茶歌,献糯米酒,大有把接亲者灌醉的架式。男方选的接亲者都是经验丰富之辈,只见他们从容应付,巧舌如簧,岂肯轻易就范。女方寨子里的人们不甘心,男女青年又轮流上来和接亲者对歌,俗称对姐妹歌。只听庭院里歌声阵阵,给婚礼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喜气。  
        席终,接亲者挑着状如铜锣的糯米粑和其他和回赠礼簇拥着新娘离开了女方家。这时,女方村寨中的人们再次掀起打接亲的高潮,以欢送新娘出嫁。新娘打着布伞,在众多送亲者的陪同下,步行前往新郎家。按习俗,不管路有多远,新娘都要在晚上鸡进窝时走进男方家。进门前,男方要给女方关伞钱、背娃娃钱等。进门后,男方先招待新娘及送亲者们吃晚饭,饭后唱(开柜歌),展示女方陪嫁的东西,也向宾客展示男方家的富有。因为布依族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所以要用女方家陪嫁的柜子数目来决定新娘在男方家住宿的天数。如女方陪嫁两个柜子就住两天,陪嫁三个柜子就住三天。  
       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荷包由女方家事先做好,由送亲者带到男方家,荷包的数目由男方家的歌师、歌手数及宾客数来确定,少则数十个,多则一两百个。荷包有喜线穿着,可拉开和关拢,里面装着白果、花生等物,象征早生贵子之意。此活动男女老幼皆可参加,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主唱,一人帮腔,男女不限,但需唱足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由于这项活动有礼貌,有秩序,又风趣热烈,所以参加的人很多,持续的时间也长,有时要进行一整夜,故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各种娱乐活动实际上也是闹新房的另一种形式。
         得了荷包的,还要唱两首或四首(多谢歌)。 
        婚后,新娘在夫家住两三天,就由伴娘陪同返回娘家,此后几年,新娘基本不在夫家住,只是农忙和节日来住几天,即又匆匆返回娘家。这种坐娘家的时间长短,主要看夫妻的感情而定,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坐娘家的时间已越来越短,有的干脆婚后就生活在夫家。  
       新娘结束坐娘家要来夫家常住,需要举行戴假壳的仪式。假壳是形如畚箕的女帽,以竹笋壳为架,用青布包扎制成。由新郎的母亲或嫂嫂抱住新娘,强行把假壳戴在新娘头上,从此新娘就常住在夫家了。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布依族的居房与傣族竹楼相近,但是用木头作主结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干栏式3间3层竹木结构。底层不砌墙,用木料作栏栅,关牲畜,中层用凤尾竹编扎四周,用以住人;上层堆放杂物。屋侧用毛竹搭一阳台,直通楼面,可乘凉、晒物。称之为“吊脚楼”。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着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的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 首页 | 接待 | 国际会展 | 注意 | 国内会展 | 案例 | 会后 | 卓群建展 | 卓群公关 | 免责声明 TOP↑
Copyright © Go166.com.cn 2007-2009.All rights reserved.
Mobile:0411-84508229/82537366
辽ICP备11017129号-7
技术支持:互联网专家